敏感 話題(談英女皇)
2012年06月14日
英女皇登基六十周年鑽禧,與今年倫敦世運同步舉行。前首相貝利雅為什麼要爭辦二○一二年的世運會?原來一石二鳥,同時宣播母儀天下的國威。英國人精於貿易計算,反正都投下巨大的反恐保安成本,不如雙慶合一,在世界上又展示了一次無與倫比、別的國家流口水做夢也想擁有的所謂「軟實力」,一直不動聲色,確是高人。
香港人至少有三代是在英女皇的光澤裡長大。五、六十年代出生的香港人,除了在上海街四姑六婆的接生所出生,無論瑪麗醫院還是那打素,睜開眼睛看見牆壁上的十字架,三、五歲長大,香港的 衞生署、警察局、辦身份證的人民入境事務處、教育司署、官僚的辦公室,排隊領申請表,必先見到牆上一幅年輕的英女皇像。
去郵局買郵票,花生油和食品包,寄回大躍進饑荒的大陸,郵票的肖像也是英女皇。當大陸的飢民接到香港救濟的郵包,第一眼看到的也就是地址姓名右上角的英女皇芳容。對於英國人,這也是最理想的文化宣傳。寄郵包的慈善行為,固然是閣下順德村落二百多公里外的一位香港親戚,但不要忘記,殖民地香港有得吃、有得穿,分別在香港的肖像是英女皇,跟你們貴境的那幅「毛主席像」是兩回事。
英女皇,香港從小叫做「皇阿媽」,又或者「事頭婆」,有廣東人庸俗的戲謔之風。在香港華人的深層意識裡,香港由「皇阿媽」最高統治,迎合了中國人接受帝王權威的期望。沒有一個皇帝不行,但一八四一年一場戰爭,給香港四百萬人因緣際會,送來了好皇帝:佐治五世和六世、英女皇,還有更早的維多利亞,從來沒有在香港徵稅徵地,選拔民女或壯男,運回倫敦白金漢宮以供享用。英國歷代皇室,也沒有在香港興過文字獄——當然香港華人不敢對皇室不敬,偶然也試過報紙編輯起標題挖苦兩句,像瑪嘉烈公主飛抵啟德機場到大會堂出席歡迎儀式,香港報紙標題就出現過「禮炮二十一響,送御妹過海」遭受問話警告,但也沒有封報館、誅三族——總的來說,香港人對英皇殖民地管治非常滿意,在英女皇治下安居樂業,許多人從木屋雙手拼搏,住上了山頂,英女皇從沒居功,反而在撤出前發表講話說:「你們長在我們的心懷」( Our Hearts Are Always With You)。
伊利沙伯二世在位六十年,英國平民也百感交集。正式登基於一九五三年,這時英國剛打完仗,滿目瘡痍,窮得不得了,許多人不知道,遲至一九五七年,英國平民買肉還要持配給證排隊。美國崛起,亦即英國衰落,美元取代了英鎊,劍橋經濟學家凱恩斯到美國找羅斯福求救,羅斯福暗地開出條件,叫他轉告邱吉爾:要美國參戰可以,但戰勝後,英國不可以再維持日不落的帝國。
英女皇的一生,目睹了帝國的衰落,但又不像《紅樓夢》的賈母,目睹榮國府崩解的滿懷淒涼。因為《紅樓夢》裡的賈府,全是資本累積成的豪門,對文明無甚貢獻。但英帝國三百年,在世界各地留下了法治、基督教、英國的理性思維,即使不再向印度派總督,今天印度人滿口英語,精英中產也視英國為文化宗主,這是英國巧實力( Smart Power)堅韌之處。
英女皇不是慈禧太后,在皇宮三頓飯,吃得簡樸。飲下午茶,兩塊餅乾,一壺 Earl Grey,還沒有半島茶座那三層碟塔花樣之多。英女皇不崇尚華衣名牌,何曾見過她穿 Chanel、拿 LV手袋?因從小目睹帝國家道中落,反而知所進退,胸襟遠大。
經歷過戰爭的人,都有成熟的智慧。英女皇是英國最不自由的人,處境甚於囚犯,因為即使坐牢,還有假釋的一天。英女皇一生不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:二十多歲時,她何嘗不想跳阿 Go Go、穿三點式,與老公鴛鴦戲水?何嘗不想聽幾個鹹濕笑話開懷大笑?看見加勒比海風光明媚,何嘗不想訂張機票下星期上飛機去曬幾天太陽?通通不可以,一切行為要服從國家意志。
英女皇最令人感動的地方,是發表演說,她從來不說「我統治這個國家」( My Ruling Of The Country),她只說「我服務這個國家」( My Service For The Country)。皇帝與國家的關係,怎會是 service?此一觀念,就令遠東某大國的農民人口永難明白。
香港人有福了,經歷了英女皇的精神管治,中國的帝王崇拜有適當的渠道,但又擁有巨大的生存和思想空間。今天香港人尊崇法治、熱愛自由,做生意講合約精神,奶粉和食品堅持清潔 衞生,盡量不放三聚氰胺和添加劑,香港無論如何蠱惑奸猾,也堅持「虎毒不食子」,不會殘害自己的下一代,此等倫理道德的底線,都是英女皇管治時塑造而成的。
這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觀。大陸人看香港人,感受到許多無法形容的差異:你們香港人如何如何,雖然同是所謂炎黃子孫,像大陸毛派孔慶東之流,永遠覺得香港人是異類。不錯,對於這種人,香港人永遠是異類,不會,也不願,變成跟孔慶東毛憤們一個樣。說是什麼「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」也好,說香港人性格難馴也罷,英女皇鑽禧六十年,回首前塵,欷歔無限,因為英女皇——這位只來過香港訪問兩次的異國貴婦,與遠東一條漁村結下世紀奇緣,從此令香港跟鄰近地區,就是不一樣,即使慢慢在變,在歷史上,將來許多人都會記得:至少是曾經不一樣。
英女皇登基六十周年鑽禧,與今年倫敦世運同步舉行。前首相貝利雅為什麼要爭辦二○一二年的世運會?原來一石二鳥,同時宣播母儀天下的國威。英國人精於貿易計算,反正都投下巨大的反恐保安成本,不如雙慶合一,在世界上又展示了一次無與倫比、別的國家流口水做夢也想擁有的所謂「軟實力」,一直不動聲色,確是高人。
香港人至少有三代是在英女皇的光澤裡長大。五、六十年代出生的香港人,除了在上海街四姑六婆的接生所出生,無論瑪麗醫院還是那打素,睜開眼睛看見牆壁上的十字架,三、五歲長大,香港的 衞生署、警察局、辦身份證的人民入境事務處、教育司署、官僚的辦公室,排隊領申請表,必先見到牆上一幅年輕的英女皇像。
去郵局買郵票,花生油和食品包,寄回大躍進饑荒的大陸,郵票的肖像也是英女皇。當大陸的飢民接到香港救濟的郵包,第一眼看到的也就是地址姓名右上角的英女皇芳容。對於英國人,這也是最理想的文化宣傳。寄郵包的慈善行為,固然是閣下順德村落二百多公里外的一位香港親戚,但不要忘記,殖民地香港有得吃、有得穿,分別在香港的肖像是英女皇,跟你們貴境的那幅「毛主席像」是兩回事。
英女皇,香港從小叫做「皇阿媽」,又或者「事頭婆」,有廣東人庸俗的戲謔之風。在香港華人的深層意識裡,香港由「皇阿媽」最高統治,迎合了中國人接受帝王權威的期望。沒有一個皇帝不行,但一八四一年一場戰爭,給香港四百萬人因緣際會,送來了好皇帝:佐治五世和六世、英女皇,還有更早的維多利亞,從來沒有在香港徵稅徵地,選拔民女或壯男,運回倫敦白金漢宮以供享用。英國歷代皇室,也沒有在香港興過文字獄——當然香港華人不敢對皇室不敬,偶然也試過報紙編輯起標題挖苦兩句,像瑪嘉烈公主飛抵啟德機場到大會堂出席歡迎儀式,香港報紙標題就出現過「禮炮二十一響,送御妹過海」遭受問話警告,但也沒有封報館、誅三族——總的來說,香港人對英皇殖民地管治非常滿意,在英女皇治下安居樂業,許多人從木屋雙手拼搏,住上了山頂,英女皇從沒居功,反而在撤出前發表講話說:「你們長在我們的心懷」( Our Hearts Are Always With You)。
伊利沙伯二世在位六十年,英國平民也百感交集。正式登基於一九五三年,這時英國剛打完仗,滿目瘡痍,窮得不得了,許多人不知道,遲至一九五七年,英國平民買肉還要持配給證排隊。美國崛起,亦即英國衰落,美元取代了英鎊,劍橋經濟學家凱恩斯到美國找羅斯福求救,羅斯福暗地開出條件,叫他轉告邱吉爾:要美國參戰可以,但戰勝後,英國不可以再維持日不落的帝國。
英女皇的一生,目睹了帝國的衰落,但又不像《紅樓夢》的賈母,目睹榮國府崩解的滿懷淒涼。因為《紅樓夢》裡的賈府,全是資本累積成的豪門,對文明無甚貢獻。但英帝國三百年,在世界各地留下了法治、基督教、英國的理性思維,即使不再向印度派總督,今天印度人滿口英語,精英中產也視英國為文化宗主,這是英國巧實力( Smart Power)堅韌之處。
英女皇不是慈禧太后,在皇宮三頓飯,吃得簡樸。飲下午茶,兩塊餅乾,一壺 Earl Grey,還沒有半島茶座那三層碟塔花樣之多。英女皇不崇尚華衣名牌,何曾見過她穿 Chanel、拿 LV手袋?因從小目睹帝國家道中落,反而知所進退,胸襟遠大。
經歷過戰爭的人,都有成熟的智慧。英女皇是英國最不自由的人,處境甚於囚犯,因為即使坐牢,還有假釋的一天。英女皇一生不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:二十多歲時,她何嘗不想跳阿 Go Go、穿三點式,與老公鴛鴦戲水?何嘗不想聽幾個鹹濕笑話開懷大笑?看見加勒比海風光明媚,何嘗不想訂張機票下星期上飛機去曬幾天太陽?通通不可以,一切行為要服從國家意志。
英女皇最令人感動的地方,是發表演說,她從來不說「我統治這個國家」( My Ruling Of The Country),她只說「我服務這個國家」( My Service For The Country)。皇帝與國家的關係,怎會是 service?此一觀念,就令遠東某大國的農民人口永難明白。
香港人有福了,經歷了英女皇的精神管治,中國的帝王崇拜有適當的渠道,但又擁有巨大的生存和思想空間。今天香港人尊崇法治、熱愛自由,做生意講合約精神,奶粉和食品堅持清潔 衞生,盡量不放三聚氰胺和添加劑,香港無論如何蠱惑奸猾,也堅持「虎毒不食子」,不會殘害自己的下一代,此等倫理道德的底線,都是英女皇管治時塑造而成的。
這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觀。大陸人看香港人,感受到許多無法形容的差異:你們香港人如何如何,雖然同是所謂炎黃子孫,像大陸毛派孔慶東之流,永遠覺得香港人是異類。不錯,對於這種人,香港人永遠是異類,不會,也不願,變成跟孔慶東毛憤們一個樣。說是什麼「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」也好,說香港人性格難馴也罷,英女皇鑽禧六十年,回首前塵,欷歔無限,因為英女皇——這位只來過香港訪問兩次的異國貴婦,與遠東一條漁村結下世紀奇緣,從此令香港跟鄰近地區,就是不一樣,即使慢慢在變,在歷史上,將來許多人都會記得:至少是曾經不一樣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