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July 30, 2010

兒 歌

2010年07月30日

前殖民地時代,港督金文泰不但會說華語,他在珠江一帶到處採風,出版了一冊專著,研究粵語的民間歌謠。
民間歌謠,是無名的人所作,順應水陸交通流通,尤其水道。珠江水路縱橫,童謠民歌就多了,廣州唱流行,很快就到了港澳。
粵語童謠的第一作品,就是「月光光,照地堂,年卅晚,摘檳榔」了。順德的媽姐把兒歌帶來,從順德番禺的魚米水道,一直到上環和灣仔的唐樓天台。一隻木板櫈,一襲小白褂和黑綢褲子,把清末民初的記憶,連同一鍋蒸魚的飯香傳下來。
小孩初講話,從兒歌的發音學,「檳榔香,買子薑,子薑辣,買葡突」。小時候,我們不知道「葡突」是什麼,唸成了「菩薩」,以為是廟裏的泥像,但菩薩為什麼會苦呢?
原來不是,葡突是苦瓜的意思。這首兒歌閩南也有,變成了「指薑辣,買羊膽」,在廣東話裏要押韻,「辣」字跟「突」字是一系統,在北方一點的蘇州,跟隨蘇浙話,唱成「薑末辣,買隻鴨」。
小孩從小在兒歌學人情世故。粵語謳比北方的兒歌含蓄一點。北方的小孩唱:「小白菜,地裏黃,三歲兩歲,沒了娘。好好跟着爹爹過,又怕爹爹娶後娘。」同樣的意思,到了廣東,也許是廣東爹爹有錢,後娘早就娶了:「落雨大,水浸街,阿哥擔柴上街賣,細佬着花鞋。」後娘沒有現身,但從歌詞裏就體會到後娘的惡毒了——下着大雨,硬要大兒子到街上賣柴,雨天沒生意,柴也會淋濕的,回到家裏,準是一頓打了,相反,後娘生的小弟,卻在家裏穿花鞋子享福。
江浙的兒歌多數字,江浙的母親揉着嬰孩的小手唱:「一縷麥,兩縷麥,三縷拍打麥」,然後與小孩掌擊為戲,一面喊:劈劈啪,劈劈啪,小孩樂了,母親也摟着他笑開了。
豈止是一縷麥,還有七朵花,十杯酒,十八摸呢,一直唱到少年青春期學壞為止。
有的兒歌因為時勢,從東北唱到嶺南,從廣東唱到南洋,有一齣話劇,叫做「放下你的鞭子」,講一個叫香姐的小女孩,跟她父親街頭賣藝,從東北一直流浪到華北,有一首淚水汪汪的插曲:「高粱葉子青又青,九月十八來了日本兵。先佔火藥庫,後佔北大營,殺人放火真是兇,殺人放火真是兇。」
兒歌裏有新聞資訊,有愛國心,由戲班把國家的苦難傳播江湖。有中國人的地方,都知道日本鬼子幹了什麼壞事。烽煙遍地,山河破碎,兒歌是滲着淚痕的一地黃花。沒有兒歌的一代,算中國人嗎?不算。但一眨眼,一百年過去了……

Labels: ,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