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October 16, 2016

2016年10月16日, 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

2016年10月16日, 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

張五常:各位同學,三十多年前,我回香港任教職的時候,一個朋友叫我多寫文章,提供意見。我當時對他解釋,我是從事學問的,我不是改革社會的,我可以不說,我可以說錯,但是我不能說我不相信的。

我是抗戰時期離開大陸逃難的人,我在大陸捱過飢餓,是不可能不關心國家的,就這麼簡單。我的關心是肯定的,希望國家好也是肯定的。

經濟不好樓市卻飆升的三個原因

在目前來看,中國是有很多問題的。在八年前,推出新勞動合同法的時候,我就說會有很多地方發生負增長,現在回看,有些地方是很明顯的出現了負增長,但是沒有人知道國家整體真實的統計數字,地方政府打報告上去的數字,因為種種原因很多問題我不想說,但是大家都知道,中國目前的經濟情況是不好。

在這種情況之下,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,某些城市的房地產上升很快,深圳市、上海市、北京市、杭州市等等都在限購,假離婚也不行,這個現像是需要解釋的。經濟不好是事實,具體不好到什麼程度,還很難說。但是某些城市樓市的提升,是絕對是真實的。

經濟不景氣,樓價卻飆升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。但很難解釋,原因是因為由於幾個因素的合併,我自己認為,要找到滿意的答案,要向你們解釋,為什麼經濟不景,而樓價會上升呢?基本上有三個不同的理由。三個不同的理由帶來三個不同的現象,加起來就是為什麼樓價在某些城市會急升的現象。

第一個理由就是《新勞動合同法》的推出,一些月薪是八九千塊的人,基本上是沒什麼管制,反而三四千、四五千的勞動者比較麻煩。《新勞動合同法》的那些條例裡,政府雖然說不會主動的管理,不會主動的執行,但是你要拿一個《新勞動合同法》去搞事情是可以的。還有很多地方工人拿著《勞動合同法》的某一條,勒索企業。但是到月薪八九千塊那個層面,就這個問題就比較少了。

在這種情況之下,像深圳這種做高科技產業的城市,八九千塊的工作很容易找,就產生了一個很奇怪的兩極分化的現象。深圳人口的增長幅度沒有統計數字,但是聽起來是很嚇人的。幾年前,深圳只有幾百萬人口,現在達到了兩千一百萬,過幾年就要變成三千萬人了。那麼有這個現象的發生,樓價當然上升了,深圳升得太急,在深圳附近的城市比如東莞也跟著上去了,惠州也上去了,這是相當明顯的。因為有很多人,尤其是中國唸書念得比較好的青年,跑到深圳去。

杭州、上海、北京的情況也是如此的,那些青年開始集中到有高科技產業的城市,這些城市的《勞動合同法》對他們沒有太大的約束,他們移民到那些城市,這是某些城市樓價上升的第一個原因。

第二個理由呢,在目前的《勞動合同法》局限之下,在中國投資設廠根本沒有辦法做。你說到東莞去開廠,人家說你神經病,根本沒得做。這就是錢都轉到房地產的原因。

第三個原因最重要,全世界都在說人民幣匯率要下降。另一方面,現在人民幣出境是很困難。你們知道地下錢莊很重要,他們協助小工廠做生意,但幾十年來,我沒見過地下錢莊這麼難把錢轉出去的。你想想看這個問題,人人都認為人民幣要下跌,你想要保值,錢又出不去,就變成了“困獸鬥”的場面。只能逼著你在國內買地產,當然,人民幣會不會下跌我不清楚,但是全世界都這麼說。所以這三者合併,就促成現在這個情況。

如果要買樓,那當然是買在高科技產業所在的城市的,以我比較熟悉的深圳來說,有華為這樣的公司,杭州也有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。假如要請一個很厲害的員工,在大陸起薪只要八九千塊人民幣,而香港需要兩萬塊錢左右。美國請一個相同水準的人大概需要人民幣四五萬塊錢,而中國有這麼多精英。

兩年前我說,十年之內深圳會超越香港,他們不相信,但是我最近說,不需要等十年,現在已經超過了。我還可以肯定的說,十年之後,深圳會超越美國的矽谷。你們敢不敢跟我打賭呢?

但是講良心話,中國這麼大的國家,是不可能都搞高科技的,現在很多工廠都搬到了越南、印度,本來中國製造是很厲害的,但是因為有《勞動合同法》的存在都搞垮了,我們是不可以沒有這些工業的,可《勞動合同法》堵在那邊。

現在人民幣的弱勢,國際上很清楚,所以中國政府也擔心,不敢把人民幣放出去,如果人民幣蜂擁出去,一定會貶值,假如人民幣維持前兩年的強勢,人民幣是不會外流的,所以一定要把人民幣維持在一個很穩定的局面。

西方有一些國家很希望中國發展的不好,有些國家很希望把中國搞垮。如果把人民幣搞得強勢、穩定的話,出口,引進外資都會受影響,所以一定要撤銷《勞動合同法》、《反壟斷法》,而且還要保持當前的縣域制度。

可以改良制度但不能拆散制度

其實,中國的製度是很好的,我寫過一本書解釋,說最好的製度也不過是這個制度,不要跟事實爭議。中國有現在的增長絕對是人類的奇蹟,從90年代到2007年,這二十年時間,絕對是人類歷史沒有見過的奇蹟。不要跟成功爭論,你不能左談右談,要靜下心來問這個題目。

批評中國很容易,但不能只是批評。中國政府當然是有做對的地方,比如縣域競爭制度做得就很好。中國有自己的文化,跟世界其他地方是不一樣的,不要什麼都抄外國的。你要搞清楚,什麼算貪污,什麼不算貪污。中國人送禮比外國人大方得多了,過年過節小孩子的壓歲錢要很大一包,十年前月餅的故事你們都知道,請客吃飯是很普通的事情,這是因為中國的傳統和風俗,再加上地方政府那種層層承包的設計,造成了縣與縣之間的競爭,才出現了人類史無前例的經濟發展。

在調查一個中國縣長的時候,發現他一個月才不過四五千塊錢,加上應酬費一兩萬,他要幫助地方的企業做很多事,把企業安排得非常好,企業請他吃一頓飯,送一點禮物總是難免的。但現在這個問題很麻煩,又不准送禮。現在整個景德鎮全部是負增長,你們去看看。

因為“反腐敗”那一條線不是很清楚,有些貪污是明顯的,但是那一條線怎麼畫,不是那麼清晰。以中國的文化來說,這也是很難畫清晰的。如果在中國設了工廠,假如水不清,山上流下來水很骯髒,你只要打一個電話給地方乾部,他們就有人來幫你弄好。因為他把你的生意當做他份內的,他把一個縣當成一個商業機構,為了要跟其他的縣爭取生意,所以他給你提供很多很多的服務。你都很難相信服務能夠那麼周到,其中包括喝酒、吃飯。那麼現在的製度搞得很麻煩。

國家應該怎麼做呢,如果你不喜歡這個制度,你就要改良這個制度,但你不可以在這個制度之下,這個不准,那個不准,那就把製度給拆散了。其實是因為現在的製度,中國才有了大發展。我說這個制度一定要再改,因為它不能夠持久。

現在有個獎金制度,大概是以土地引進外資,然後有獎金制度大家就拼命做,導致土地越來越少,進而能夠用來引進外資的土地也越來越少。現在不能再用以往的獎金制度了,這不是誇張的。



樓市過快上升很危險

事實上中國本身有很成功的地方,但我開始擔心一個問題,我用方程式來表達,就是“W=Y/R”。這個方程式是費雪在二三十年代的偉大貢獻。W是什麼?是財富,以我們現在來說,樓價是財富,收藏品是財富,自己的學識也是財富。Y是年金的收入,就是預期的收入。R是利息率。這就說明,你的財富等於預期的年金收入除以利息率。這一點非常重要,換言之預期年金收入上升,財富就會上升。或者預期的利息率下降,財富上升。

預期收入上升,財富也會上升。因為收入的變動,會導致財富的變動。在房地產來說,因為租金的變動,會導致樓價的變動。因為租金變動要除以利息率,這個基本上是很可靠很有用,很簡單的一個方法來看,怎麼看財富跟收入的關係。

但現在出現了一個問題,在某些情況之下,財富轉變了。美國1929年財富飆升,2007、2008年,樓價財富飆升,日本80年代後期,樓價飆升,顯然不是因為收入變了,也不是利息變了,這種現象會出現的,但機會不多。而因為財富無端端的上升的很急,然後發生急跌,可能會帶來經濟的大蕭條。

假如財富的上升,由於預期收入的上升,而真的當預期收入有上升的時候,投入上升是理所當然的,這是很合理的事情。假如財富無端端的上升,由於種種原因逼他上升,突然間跌下來的時候,就會有很大的麻煩,這是市場無從調整的,假設這種事情發生的話。為什麼呢?很簡單,假如我的兒女去唸醫,預期的收入上升,所以我今天多花一點錢也沒有關係,因為未來的我的兒女快變醫生了。這是預期的收入上升,所以我現在財富上升了。







假如突然間我的房子無端端的上升了一倍,我自己以為我將來收入會上升,而事實上只是你現在房子上升了一倍,上升了兩倍,你事實上會把這個房子賣掉,而享受這個高收入,你可以做得到。但是在某些情況之下,樓價上升不是因為預期的收入上升,其他某種原因讓他上升,樓價上升,那些以為自己將來收入會上升的人,計劃就不一樣了,你擁有一層樓,突然間變到一千萬,你將來的話,你以為自己有一千萬帶來的收入,你想想,你預期的收入,這種無端端財富上升的,預期之後,然後將來生活都被改掉了,當它無端端又掉下來的時候,那就很麻煩了。

出現這種情況,我剛剛講的這三次的經驗,他們都沒有脫離這個困境。預期的租金上升,當然是好事了,預期的收入好,你自己財富增加。假如這個樓價上升,是某種情況逼出來的話,那樓價下跌的話就會很麻煩。幾十年都翻不了身的,這是日本的經驗,這是很恐怖的事情。

那中國是不是現在到了那個地步呢?我的觀點應該還沒到,但是你現在這個情況,還是逼著樓價一直上升,所以說來說去都是要取消《勞動合同法》、取消《反壟斷法》,再繼續引進外資,你一定要鼓勵製造行業,製作行業是很難做的,鼓勵他們。然後人民幣遲早都要放出去的,前幾年的形勢很好,應該放出去,我也寫得很清楚。要像一個錨把它放出去,但是現在呢?假如現在放出去,我們適時的看到,人民幣有弱勢。人民幣弱勢的時候放出去會流得很厲害,人民幣強勢的時候放出去會很好,所以一定要把人民幣搞好。

結論就是我們現在經濟是有問題的,但是現在這些問題不是不能解決的。

謝謝各位。

Labels: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