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April 25, 2018

陶傑:香港仔女取英文名滄桑錄

2018年04月25日


 中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,在穿過一襲橫店電視劇 Feel 的中國古裝之後,忽然表白,說自己很愛國,故從無英文名字,子女也沒有。

但旋即被揭發其妻不只有英文名 Regina,連姓也是英國人的 Higgins。而梁副主席的特首繼任人林鄭月娥,也有一個英文名叫 Carrie。

很明顯,精通語言藝術的梁振英,間接指責其妻與其接班人,表達某種原因不明的不滿。這兩個在他生命中關係十分密切的女人,得罪過這位領導人甚麼?耐人尋味之餘,我不會由此假設,梁副主席患有類似音樂劇「窈窕淑女」中男主角 Professor Higgins 的「厭女症(Misogyny)」,但有理由相信,在這兩個重要的婦女之間,他可能長期活得不太開心。



梁振英早前盛裝出席活動。 圖片來源:梁振英/Facebook
But anyway,thanks to 梁副主席的話題,今天我只想探討一下香港人取英文名的「文化」。

香港人取英文名,是 50 年代興起「番書仔」之後開始。由女拔萃、聖士提反、喇沙等帶頭,一大堆私立英文書院學店生意蓬勃跟進,戰後一代香港仔女的英文名,又受到兩大流派的支配影響:第一是教會的修女神父教師,第二就是歐西流行曲。

第一類的英文名多半仿襲自聖經人物:John、David、Peter、Simon、Mary。

第二類則仿效自偶像,例如 Cliff Richard 的 Cliff 和 Richard 都分別有同學效法。70 年代我還有同學叫 Elton 和 Elvis,教英文的美國教師,上課點名唸到這些名字,我留意到他臉上強忍發笑的表情。

曾經有一支樂隊叫做 Peter, Paul and Mary。這三個歌手雖然純情,但出現的時間交疊著搖滾樂的「快歌」,名字又與聖經人物相同,香港番書仔女之中,一度都叫這三個 Hit 名,令人分不清楚這些學生仔到底是基督徒還是所謂飛仔,or both。

70 年代之後因杜魯福、高達電影,興取法國名,Pierre、Michelle、Armand。有一個同學告訴我,他叫做阿倫,正確拼 Alain,若誤呼之為 Alan,他會很憤怒,一次又一次矯正我的法文讀法,須跟隨阿倫狄龍,是「阿冷」(那個「冷」字唸「潮州打冷」的冷音)。

90 年代之後開始親日,英文名東洋化,如 Miko、Suki、Naomi。不知何故,聽到這些名字,我總會聯想起一身白雪公主般的女生校服:小白襯衫、小白裙子、白襪,領結一個淺藍色的水手領帶,手拿一隻小書包,一對兔仔牙。

東洋化的英文名字,不但令香港男生進入 AV 幻想時代,而且隱然 Develop 了一種男人在潛意識中,對未成年少女和校服戀癖(Paedophilia and Fetishsim)的複雜情結,不過不要怕,都是 Harmless 的。

今日的香港,還有英美大學校園,大陸新移民子女和海歸,抗拒洋人洗腦,民族尊嚴非常堅固。即使怎樣學英文,也不太願意取英文名,都還 XYZ 的保有中國普通話拉丁譯音:楊小明 Yang Xiao-ming,趙紅 Zhao Hong。對於要他們的洋同學或香港同學捧場,形成溝通上很大的挑戰。

不過不要緊,中國的護照可能還不獲太多國家免簽證承認,但中國人的 Cash 全球搶著要。因此我有信心,梵蒂岡也急於與中國建立邦交,必遷就中國,十年之內,新約聖經的「耶穌」,在紐約倫敦教堂白人黑人持見的英文版,會在中國政府嚴正要求下,改為 Yēsū。

Labels: ,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