羞辱的境界
2010年10月22日
羞辱人,有許多層次,日本外相最近說某鄰國「歇斯底里」,說明了日本人的文化心理。
美日合作,拍過許多戰爭片,日本不介意在銀幕上再呈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侵略史,但很執着國家的形象。
荷里活電影「桂河橋」、「偷襲珍珠港」、「戰場上的快樂聖誕」,凡有日本演員參與的作品,日方都有創作的發言權。日軍的性格形象,即使是侵略的一方,要有氣派,有謀略,要表現出武士精神。
直到最近的「諜海風雲」,渡邊謙飾演上海淪陷區的日本特務,也是對女人至情大聖之人。
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,在遠東這個地區,在現代電影史上,日本人只承認「太平洋戰爭」,對手是旗鼓相當的美國,絕不承認所謂「中國戰場」。中國人自己拍的「抗戰電影」,從大陸的什麼「地道戰」到「血戰台兒莊」;到台灣的「英烈千秋」和「八百壯士」,都是拍給中國觀眾看的。國際市場對於日軍的形象和記憶,只是「太平洋戰區」( The Pacific Theatre)。
日本人根本不把一海之隔的鄰國當成文化的對手。幾十年來,日本人從來不跟你互罵鬥嘴,只是面帶一絲微笑,冷對隔海的「歇斯底里」。日本人明白,最大的羞辱不是謾罵,甚至也不是回應,而是徹底的視而不見。日本式的羞辱,到了這樣的層次:即使連中國拍的「南京!南京!」,也跟隨美日國際的創作方式──「南京!南京!」片中的日軍,不再是華語片中猙獰猥瑣的形象,而是英俊小生;這位日軍將領,也不殘暴無道,而是對「誤殺」中國婦孺懺悔歉疚。「南京!南京!」還採用了日本的史觀:日本打進南京城,只是殺了換下軍服扮平民想逃跑的中國軍隊,沒有屠殺平民──戲裏的南京,是一座空城,正是日本的說法:日軍進城時,五十萬人口早就逃了三十萬,還哪來的「三十萬死難者」──雖然中國大導演陸川很含蓄地表達了日本的立場,但這齣中國電影在日本上映,觀眾反應冷淡,日本的右派還恐嚇上映的戲院。
這是什麼意思?意思是你雖然給我擦鞋,主動給我抬轎,我也不領你的情,因為你連給我擦鞋也不配。侮辱到了這個境界,自身成為一種有民族風格的藝術。
羞辱人,有許多層次,日本外相最近說某鄰國「歇斯底里」,說明了日本人的文化心理。
美日合作,拍過許多戰爭片,日本不介意在銀幕上再呈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侵略史,但很執着國家的形象。
荷里活電影「桂河橋」、「偷襲珍珠港」、「戰場上的快樂聖誕」,凡有日本演員參與的作品,日方都有創作的發言權。日軍的性格形象,即使是侵略的一方,要有氣派,有謀略,要表現出武士精神。
直到最近的「諜海風雲」,渡邊謙飾演上海淪陷區的日本特務,也是對女人至情大聖之人。
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,在遠東這個地區,在現代電影史上,日本人只承認「太平洋戰爭」,對手是旗鼓相當的美國,絕不承認所謂「中國戰場」。中國人自己拍的「抗戰電影」,從大陸的什麼「地道戰」到「血戰台兒莊」;到台灣的「英烈千秋」和「八百壯士」,都是拍給中國觀眾看的。國際市場對於日軍的形象和記憶,只是「太平洋戰區」( The Pacific Theatre)。
日本人根本不把一海之隔的鄰國當成文化的對手。幾十年來,日本人從來不跟你互罵鬥嘴,只是面帶一絲微笑,冷對隔海的「歇斯底里」。日本人明白,最大的羞辱不是謾罵,甚至也不是回應,而是徹底的視而不見。日本式的羞辱,到了這樣的層次:即使連中國拍的「南京!南京!」,也跟隨美日國際的創作方式──「南京!南京!」片中的日軍,不再是華語片中猙獰猥瑣的形象,而是英俊小生;這位日軍將領,也不殘暴無道,而是對「誤殺」中國婦孺懺悔歉疚。「南京!南京!」還採用了日本的史觀:日本打進南京城,只是殺了換下軍服扮平民想逃跑的中國軍隊,沒有屠殺平民──戲裏的南京,是一座空城,正是日本的說法:日軍進城時,五十萬人口早就逃了三十萬,還哪來的「三十萬死難者」──雖然中國大導演陸川很含蓄地表達了日本的立場,但這齣中國電影在日本上映,觀眾反應冷淡,日本的右派還恐嚇上映的戲院。
這是什麼意思?意思是你雖然給我擦鞋,主動給我抬轎,我也不領你的情,因為你連給我擦鞋也不配。侮辱到了這個境界,自身成為一種有民族風格的藝術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