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anuary 27, 2011

國家形象

2011年01月27日

一個國家花一大筆錢,在歐美的街頭和電視台做廣告,希望西方一改惡感而喜歡它,是很奇怪的事。
日本與中國打了幾十年仗,從日清戰爭到佔領南京,對日本人最無好感的,六七十年代,在有點思想自由的地方,應該是香港和南洋的華人。
日本政府從來沒在香港的電視台賣廣告,叫三船敏郎、黑澤明、勝新太郎,還有女明星新藤惠美、山口百惠,還有小說家松本清張,歌星五輪真弓,一起站出來,推銷日本如何好。
因為日本的優雅親和,明擺在那裏:銅鑼灣有一座大丸百貨,樓下的文具部,賣一個筆盒,都有藍天和櫻花,讓一年級的小學生愛不釋手。
樓上有一個電子磅,一張大椅子,坐上去,家長投入一角錢,吐出一張小小的硬卡片,告訴你孩子重幾磅,隔一兩個月,閣下總想叫孩子磅一次,就這樣,戰後的日本,不知不覺與香港的下一代一起成長。日本的精緻和淡恬,始終如一,沒有變過。
中國與其今天斥巨資在歐美做形象的廣告,不如那時候,一街之隔的中國國貨公司,不要把那麼多紅彤彤的毛語錄祭出來,賣的貨品色彩豐富一些,售貨員不要穿白衫藍褲,人性一點點,從那時開始,講一點點常理,今日就不必向 CNN進貢龐大的廣告費。
日本人對華人經營好感,靠物質,後來的見聞會社,旅行家朱維德先生帶大家去京都、鎌倉、奈良,見識大丸百貨公司。向西方層次高一點,憑精神征服。荷里活電影凡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軍出現,都像武士,高大英偉,是西方可敬的對手,而不是暴虐的敵人,不打不相識,「桂河橋」和「虎虎虎偷襲珍珠港」不必說,最後連「戰場上的快樂聖誕」,日軍變成俊男坂本龍一,與英國妖冶歌手大衞寶兒變成同志關係。
中國的張藝謀和姜文,鏡頭裏的中國人,形相猥瑣醜陋。好像拿得出去的只是葛優,拖上小沈陽、趙本山。日本有讓港女都尖叫的福山雅治和木村拓哉。中國的 GDP越增長,電影越在西方上映,加上在巴黎倫敦喧嘩掃貨的中國消費客,中國以後要花費的形象消毒廣告成本,不幸就越大,美國的廣告公司接中國的生意,越笑不攏嘴。
要世界接受你、喜歡你、愛上你,畢竟不像富豪包一條女,送上白花花的現金之簡單。

Labels: ,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