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February 11, 2011

部落.社會.家族

2011年02月11日

英國和歐洲開始拒絕「文化多元」政策( Multiculturalism),是少數族裔自作的孽,遠如「九一一」之後伊斯蘭族裔相對的沉默,近如法國立法禁止阿拉伯婦女在公眾場合戴面紗。

婦女戴面紗是「文化多元」嗎?當然不是,在現代都市,是很愚昧的行為。阿拉伯婦女還住在沙漠,跟着她們的遊牧民族老公到處跑時,遊牧生活的型態很簡單,不是牛羊,就是荒野,戴面紗除了不讓男人窺見女子的面目而起淫心,就是防禦風沙。

住在中東沙漠,戴面紗,是文化的習俗自由,移民到西方的大城市像倫敦、巴黎、紐約,生活的型態是另一回事:已經不是牧民,而是公民,公民的行為,要考慮與社會的關係。

中東沙漠的遊牧生活,只有逐水草而居的部落,並無社會;正如中國的農村,也只有府宅森嚴的家族,家族可以聚居成村落,村落也不成社會。「社會」( Society)這個名詞,百分之百是西方文化,在亨廷頓的三大文明版圖之上,中東的伊斯蘭文化和遠東的孔子儒家文化,都沒有社會這回事。
「文化多元」的問題,隨着非耶教文明地區的部落和家族村落的人,為了追求西方的物質生活,移居西方城市,卻又堅持非西方的部落民族習俗──這些習俗,當然許多可以保留,因為可以豐富西方大都會的獵奇經驗,例如紐約唐人街農曆新年的舞獅,令西方人不必旅行,像遊了一遍博物館,是很有經濟效益的生活情趣。

但是當部落家族的習俗妨礙了西方的社會契約──像一個戴黑面紗的中東女人,走在曼哈頓街頭,形同鬼魅,引起美國的兒童恐慌;或者戴了黑面紗,進出機場,安全人員無以辨認是男是女,要伸手揭面紗,看看是不是通緝的恐怖份子,這時「多元文化」論者就大叫是「種族歧視」?當然沒這樣的道理。

法國的薩科齊勇敢地立法禁止了,什麼文化多元,給我把黑面紗扯下來。然後德國的女總理宣布「多元文化」已經結束,又輪到英國首相金馬倫在慕尼黑附和了。可憐遠東的學術知識份子,還把 Multiculturalism當做學術的潮流裝飾。

西方開始轉軚了,遠東的文化買辦怎辦?至於言必「西方有先例」的特區政府的官僚,可從來沒有認識過 Multiculturalism,他們學習愛祖國還來不及,無知,有時可以省卻不少浪費的時間。

Labels: ,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