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October 25, 2010

對話.互動.分享

2010年10月25日

特府與九○後年輕人「對話」。對話即是西方講的 Dialogue,因此也流行「互動」( Interaction)。對話即互動,而互動,也就是耶教白人社會所稱的「分享」( Sharing)。香港中環是英語學術詞彙的殖民地。
心甘情願做殖民地當然好。因為什麼對話啦、互動呀、分享呀,美式詞彙,其實全是廢話,三流的崇洋,畢竟比開坦克鎮壓,或者把亂說話的「知識份子」抓去凌遲割千刀「文明」。人和畜生的分別呀。
台上擺兩張椅子,一隻茶几,一個主持人,兩套黑色的阿曼尼行政工作服,兩杯清水,硬件學足,洋人的急才,就沒得抄襲。
女高官論香港的樓價:「結婚不一定要買樓」,她以為好 Cool──「西方」的年輕人,不一定都即刻要置業的。但台下九○後反駁:「女友話冇樓就唔嫁」。
無論怎樣抄襲「西方」的外表,必在「文化」的核心上觸礁。華文成語「安居樂業」,「西方」的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,沒有中國和阿拉伯暴發戶的熱錢,樓價不會漲,人家的年輕一代,就不必急着買房產。
「女友話冇樓就唔嫁」,女局長沒得反駁。香港的嫁女餅廣告,找了女明星劉心悠做代言人,口號:「嫁,就是給女孩一個家。」
非常的 Chinese,港男有給港女一個家的義務,「給一個家」,自然不是在深水埗老人籠屋的同一所舊大廈,或旺角新填地街新到東北妹吹做全套三百元的黃招牌樓上,租一個小單位共賦浪漫的意思。
所以美式 sound-bite,不是那麼容易模仿的。譬如,「九一一」的上午,總統布殊在哪裏?他也在「對話」,在佛羅里達州一家幼稚園,與三歲小孩說故事,美國的小孩,一定不會向總統投訴買不起房子,最多會問布殊:我明明戴了套,她偏偏有了孕,總統叔叔,我們怎麼辦?

Labels: ,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