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July 02, 2011

偽激進

2010年07月02日

香港人玩政治,喜歡先拋弄一堆詞彙,像「激進」( Radical)、保守( Conservative)、保皇派( Royalists),還有什麼「建制」( Establishment),全是從洋人社會政治學教科書撿來的一套。當然,橘越淮而枳,搬運之後,全都有問題。

最令人發笑的是「激進」。什麼叫激進?第一要有激昂的主張,第二要有劇烈的行動,不必個個當拉登,或者學一九六三年西貢街頭的和尚自焚,美國前黑人民權運動家傑克遜,六十年代就是馬丁路德金的信徒,主張黑人平權,曾經組織過阿拉巴馬的「賽爾馬步行運動」,學印度甘地步行到海邊採鹽。

激進派不止有主張和行動,還須以行動受鎮壓以示光榮。一九六五年,傑克遜領導的步行,與警察爆發混戰,六百人受傷,史稱「血腥星期天」,第二次再大步走,一口氣走了五十一哩,從賽爾馬走到蒙哥馬利,長征之路,今日定為「蒙哥馬利爭選舉權之徑」。

英國利物浦市政廳議員哈頓( Derek Hatton),消防員出身,電台名嘴,加入工黨之後,成立一個叫「激昂傾向」( Militant Tendency)的俱樂部,自稱工黨內的馬克思小組,崇尚托洛斯基。這個小組還一度掌控利物浦政府預算,推動成立「利物浦人民共和國」,戴卓爾夫人向利物浦關水喉削減補助,哈頓發起抗爭,大罵首相「偷竊公款」,向唐寧街追索三千萬鎊。

以上兩例,僅屬激進的最低消費。香港有沒有「激進組織」?沒有。在議會扔兩隻香蕉,是幼稚,不是激進。要求普選,也不算正式的政見。真正的激進,以香港特色,應該是要求所有香港地產商捐出一半家財,分給香港市民,如果不答應,則強佔 IFC商場之類,即所謂( Occupation),讓警察武力驅趕。
一九八二年,戴卓爾夫人向海外學生加學費,英國多家大學學生會,就強行佔領行政大樓,在校長室紮營打地鋪,長達一兩學期,這只是人家先進文明國家的年輕人學玩激進的熱身練習。

還有,激進除了必有年輕人,尚必有一兩個出身富家、但又毅然反叛與富爸爸決裂而投身窮人陣營的英雄。英國工黨政治家彭恩( Tony Benn),貴族世家,本來是子爵( Viscount),公開拋棄爵位,成立反戰組織,由反對美國在英國部署核彈,反到阿富汗戰爭。

香港富豪第二代,沒有這樣的人。香港示威遊行,也以「秩序良好」深感自豪。在一個絕食只限二十四小時的地方,或者絕食講「接力」,不要自欺欺人,不足以稱「激進」。什麼激進、保皇、保守之類,在香港,全是盜版西方的 A貨,像電視台的劇集抄襲日本的《神探伽利略》,又抄得不三不四,必須逐一踢爆。

Labels: ,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