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September 09, 2011

還我鑊氣

2011年09月09日

廣東人讚賞一碟小炒出色,會說「好鑊氣」。
「好鑊氣」是純粹廣府的感覺,不但英文沒有,北方人也不懂。「鑊氣」是菜剛搶端上來尚未下箸時憑色香感覺的一聲喝采──一碟小炒,「鑊氣」好,通常在炒的時候,客人是看得見的:平地一聲雷,煙火爆迸之處,燄光怒張,戰雲密布,廣東人炒菜,至此境界,好似在廚房裏爆破了一個手榴彈。
烹飪講文化,要害就在這裏:小炒要鑊氣好,必在露天的大牌檔,天氣熱,炒螺蜆、排骨、河粉,混以豉椒,廚師還開着收音機,播着任劍輝咿咿呀呀的大戲,一盞火水燈昏黃搖晃,一張木桌子,幾條板櫈,筷子放在竹筒子供在桌中央。好鑊氣,關鍵在一個「氣」字,不止是炒菜師傅濺酒迸醬油時講究的那點老莊遊刃的會心,外面的食客,成為觀眾,尚有一片喧鬧氣氛。
吉隆坡的夜市,炒貴刁尚有鑊氣風味,像從前香港的大笪地和避風塘。
有鑊氣的地方,必是民間最喧熱之處,首先不可以在商場的連鎖酒家,因為冷氣,大陸叫「空調」,是謀殺鑊氣的元凶。菜端出來一路受冷氣工業的侵擾,先自沒了一大半。然後,取消大牌檔,沒有了避風塘,鑊氣的記憶漸在廣東人的下一代消失,過一百年,沒有人再認識這個名詞的真義,也就是文化的一支從此衰亡。
香港在殖民地時代,民間炊煙四起,鑊氣四合。喜怒哀樂,鑊氣是令滿座賓客大喜的一陣迷魂劑。只有廣東人懂得爭分奪秒在菜未抵桌時享受鑊氣的片刻銷魂。
冷氣商場謀殺了鑊氣,也就是說,地產霸權令這個城市消失了又一件好東西。富人可以去會所嚐珍饈,但他們剝奪了大牌檔避風塘窮人得鑊氣的樂趣。
如果香港有一天爆發法國大革命,貧民湧在街上,不會像法國人當年叫「給我 麪包」,最好的口號,就是:還我鑊氣!

Labels: ,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