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December 30, 2011

有性格,則不必呼天搶地

2011年12月30日

無綫電視劇「天與地」在大陸被禁,香港不必呼天搶地。正如女藝員陳芷菁說:「劇集在內地被禁,反而令人寬心,因為這證明了香港終於有了自己的電視劇集。」
「天與地」在香港引起熱議,雖然收視率較無綫的其他劇集略降,但「天與地」探討人性之惡,其中有哲理,需要一點點思考,一般的師奶觀眾礙於其教育水準與智商,沒有追看下去,「天與地」收視率低一點,與在大陸被禁播一樣,值得歡天喜地,而不是一片昏天黑地。
「天與地」代表了香港電視劇的新方向,如果編導能堅持下去,此劇可象徵香港電視觀眾「告別反智,拒絕失憶」的開始。大陸禁播,本來就正常,無綫完全不必派員到大陸向中方廣管局「查詢」,查詢也不會有結果。
只要香港特區政府不敢禁播,香港的言論和創作自由就沒有問題。港產影視作品,八十年代有許多優秀之作:「省港旗兵」與「英雄本色」,在中國大陸何曾可獲准公開上映?那時香港的影視人沒有所謂「大陸市場」,難道都餓死了不成?沒有。八十年代香港影視自強而繁盛,因為有自我,有真話要說,成就了黃金時代。
「天與地」沒有什麼政治隱喻。即使有,編導也不必昭告天下,劇中有法輪功的街頭標語,法輪功在香港擺攤,曾蔭權與李少光皆沒有禁制,證明沒有犯法,曾蔭權上京「述職」,胡錦濤也沒有叫曾特府把法輪功在灣仔和尖沙嘴的攤檔剷平。「天與地」的背景只是香港當代的社會現實,出現任何政治標語,與出現便利店和謝瑞麟的招牌一樣正常,完全沒有大驚小怪的價值,這才叫「一國兩制」。
「天與地」很成功,證明香港的文人、編導,如果明白「無欲則剛」的道理,不必緊張什麼「內地粉絲」的數目或「內地市場」,就不會放棄自我。
藝術創作,要先敢於表述性格。沒有性格,給你泡沫的市場,又有甚麼用?

Labels: ,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