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July 20, 2011

鴉片戰爭

2011年07月20日

今天書展第一炮,石破天驚,請來英籍女性漢學者藍詩玲( Julia Lovell)講座新著「鴉片戰爭」。主辦當局,十分勇敢。
為什麼?鴉片戰爭由所謂「愛國主義」的角度,重複得都打呵欠了,這個話題,在今日中國人社會,言必咬牙切齒。言必「船堅炮利」和「國耻」之類的情緒名詞。史學之中,還沒有由女性講過,而且是英國的知識份子。
藍詩玲的「鴉片戰爭」講了幾點─如果閣下是愛國憤青,五毛黨羽,看到這裏,不要再看下去,請轉看本報「豪情」版。
第一,在十九世紀,抽鴉片是上流和中產階級的文化。歐洲的知識份子吸,中國的世家子弟也吸。
第二,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市場,十九世紀之前,中國人自己也種鴉片:陝北、雲貴、新疆。為什麼東印度公司的鴉片可以傾銷?因為英國人的貨品,價格和供應穩定,提煉的品質精良,沒有加三聚氰胺,沒有加工業染料,沒有假冒,是品牌保證,就像今天的英國寄宿學校,中國人有了點錢,都要把子女搶着往英國送。
第三,賣鴉片的東印度公司,即渣甸洋行的前身,只是生意人,並不是中國人想像的那樣,是英國政府侵華的先頭部隊,沒有一套大計,先把中國人的體質搞垮,再由帝國主義派兵。東印度公司壟斷了鴉片的提煉和運輸,西向則輸貨歐洲,東進則中國大市場,像今日英美煙草的萬寶路,中國大陸有得賣,香港便利店有得賣,炎黃子孫抽,美國的白種人也抽,十分正常。
這樣講,並不是說賣鴉片是一場善舉。不必以非黑即白的中國式思維急於控訴。只是講出事實。歷史學家的職責,是講事實,分析背景 ,更不是一面倒的洗腦,不必對某些人脆弱而長期不穩定的心靈或情緒負有呵護或安撫之責。
藍氏「鴉片戰爭」,行文雍容而平實,以國際貿易的角度來講一件世界文明史上的小小的衝突。特府不是說,要增加國際視野,培養獨立思考,要有另類思維嗎?這本英文的「鴉片戰爭」,就是對一伙葉公好龍的流氓或膽小鬼的挑戰。

Labels: ,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