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之聲
2010年07月08日
聲樂家黃友棣先生逝世,高壽九十九,幾與中華民國同庚。
黃教授是作曲家,他的時代,中國人還擁有一朵亮麗的靈魂。黃友棣的音樂是民國之聲:《遺忘》、《問鶯燕》、《秋花秋蝶》,黃友棣的旋律,幻開了滿天雲霞,悲吟着遍地烽煙。
小時候上音樂課,我們都唱過黃友棣、黃自、蕭友梅譜的老歌。來自舊上海的鋼琴女教師彈着琴,我們翻開歌集,女高音的教師唱一句,我們跟着唱:
「楊柳絲絲綠,桃花點點紅,兩個黃鶯啼碧浪,一雙燕子逐東風。恨只恨西湖景物,景物全空,佳麗姍姍天欲暮,銜愁尋覓舊遊蹤……」
金陵的山色,北平的紅葉,燕京大學八角亭的黃昏,廣州五層樓的簷影。雖然生長在殖民地,教會學校的禮堂,牆上的十字架,合唱隊的純真,在黃友棣的曲譜中,隱隱上接着半壁沉淪的山河歲月。黃友棣的歌叫人聽着舒服,唱着,像神遊故園,回到了鐵蹄踏碎萬民嗟傷的前生。黃友棣的音樂,令人感覺民國時代的儒雅和善良。
知識份子的大愛慈悲:弘一法師、豐子愷、胡適、戴季陶,千噸沉重的憂患和精忠都苑苑在黃友棣的曲譜裏,他們的音容,化成點點燭光,從音樂流水般的上游,閃爍着,流下來。
黃友棣很愛國──在那時候,愛國是如此一個聖潔的名詞,尚未受到瘋狂的褻瀆和玷污。無論配上斯義桂的一襲黑西裝,或者顧媚的旗袍,還是台上一列略嫌有點工整的合唱團的雅士和淑女,黃友棣的音樂是那麼清純,天各一方的思念,故鄉風物的感懷,七分期待,兩分悵惘,卻又依稀帶一分的清狂──
「在那金色沙灘上,灑着銀白的月光,尋找往事蹤影,往事蹤影迷茫──」
有一天,你要在很遠很遠的地方,不論瑞士日內瓦的湖邊,還是洛磯山的壁下,心中響起黃友棣老師的呼喚,才會一夜白頭,熱淚盈眶。
黃先生百歲之齡,最令人快慰的是民國三十八年,他選擇來了香港。那麼慈祥的人,終邁出這一步,啊,真好。看見黃友棣與蔣總統在台灣的合照,更是悲欣交集了。海外的中國人,如果還有靈魂,送別這位不朽的天使,讓我們一起唱,因為他用一枝筆,在煉獄裏為我們畫出一片淨土,在黑暗中,讓我們看見天堂。
聲樂家黃友棣先生逝世,高壽九十九,幾與中華民國同庚。
黃教授是作曲家,他的時代,中國人還擁有一朵亮麗的靈魂。黃友棣的音樂是民國之聲:《遺忘》、《問鶯燕》、《秋花秋蝶》,黃友棣的旋律,幻開了滿天雲霞,悲吟着遍地烽煙。
小時候上音樂課,我們都唱過黃友棣、黃自、蕭友梅譜的老歌。來自舊上海的鋼琴女教師彈着琴,我們翻開歌集,女高音的教師唱一句,我們跟着唱:
「楊柳絲絲綠,桃花點點紅,兩個黃鶯啼碧浪,一雙燕子逐東風。恨只恨西湖景物,景物全空,佳麗姍姍天欲暮,銜愁尋覓舊遊蹤……」
金陵的山色,北平的紅葉,燕京大學八角亭的黃昏,廣州五層樓的簷影。雖然生長在殖民地,教會學校的禮堂,牆上的十字架,合唱隊的純真,在黃友棣的曲譜中,隱隱上接着半壁沉淪的山河歲月。黃友棣的歌叫人聽着舒服,唱着,像神遊故園,回到了鐵蹄踏碎萬民嗟傷的前生。黃友棣的音樂,令人感覺民國時代的儒雅和善良。
知識份子的大愛慈悲:弘一法師、豐子愷、胡適、戴季陶,千噸沉重的憂患和精忠都苑苑在黃友棣的曲譜裏,他們的音容,化成點點燭光,從音樂流水般的上游,閃爍着,流下來。
黃友棣很愛國──在那時候,愛國是如此一個聖潔的名詞,尚未受到瘋狂的褻瀆和玷污。無論配上斯義桂的一襲黑西裝,或者顧媚的旗袍,還是台上一列略嫌有點工整的合唱團的雅士和淑女,黃友棣的音樂是那麼清純,天各一方的思念,故鄉風物的感懷,七分期待,兩分悵惘,卻又依稀帶一分的清狂──
「在那金色沙灘上,灑着銀白的月光,尋找往事蹤影,往事蹤影迷茫──」
有一天,你要在很遠很遠的地方,不論瑞士日內瓦的湖邊,還是洛磯山的壁下,心中響起黃友棣老師的呼喚,才會一夜白頭,熱淚盈眶。
黃先生百歲之齡,最令人快慰的是民國三十八年,他選擇來了香港。那麼慈祥的人,終邁出這一步,啊,真好。看見黃友棣與蔣總統在台灣的合照,更是悲欣交集了。海外的中國人,如果還有靈魂,送別這位不朽的天使,讓我們一起唱,因為他用一枝筆,在煉獄裏為我們畫出一片淨土,在黑暗中,讓我們看見天堂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