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November 07, 2011

電影和音樂

2011年11月07日

遠東的電影市場觀眾年輕,都捧俊男美女的偶像。明星靓模,不必進修演技和文學,憑一張臉孔搭上老闆的船即可。
觀眾九十後,對電影沒要求,銀幕上追星,是那種進戲院還帶着紅綠色閃亮螢光棒的消費者。偶像出現,嘩嘩的尖叫,電影拍給這樣的人看,漸漸與護膚美容品的海報掛號,以後沒有演員了,甚或也無明星,只有代言人。
看電影不用大腦,也不必把心帶進戲院,小腦條件反射就夠了。漸漸攝影、美術、音樂,都不重要。
但是電影不止明星偶像的。都看一個 Team。譬如六十年代的荷李活音樂大師繆沙教他的徒弟:什麼是電影配樂?作曲的時候,不要用音樂說故事,把這齣戲的哲理說出來。( Write the philosophy of the picture. Don't tell the story.)
大師說得對。電影配樂是戲的一部份,但不必敘述內容,劇本和對白已在講故事了,配樂要從屬這齣戲,但也要超越這齣戲。
那麼該怎樣寫?一個徒弟為電影「海神號遇險記」寫插曲,他記住師父的話,寫出了一首叫「翌晨」( Morning After)。
不講故事,講哲學。因為故事講一艘船遇上海嘯沈沒了,一個牧師帶着十來個人逃生。他指出逃生的方向,逃命的過程是一整夜。第二天的清晨,聽他的話,乘客逃出了生天。
其他數不清的好戲,像「齊瓦哥醫生」、「桂河橋」、「珠光寶氣」、「教父」,戲和音樂不知是融和一體,還是各自競賽着精采。幾十年之後,是音樂延續了電影的回憶,雖然上映時,電影賣座,叨光掌聲的必然是音樂,因為奧斯卡頒獎的次序,音樂在先,劇本和導演永遠是高潮。
好的電影,有出色的配樂。音樂跟隨電影紅一陣,不久之後,不知是電影更為人懷念,還是音樂超越了電影,獨立為人所銘記。
就像一對絕世的男女,如花美眷世人艷羨,最後卻快樂地分了手,原因神秘,惹來後世的揣測和爭議。到底是我的聰慧,成全了他的英名,還是他的情愛,潤澤了你的豐盈?在時間裏,一切還重要嗎?只知道合璧固然俊美,分流也一樣的瀟灑。因為這是天造地設的一對,他是戲,你是音樂,兩皆絕色的風流。

(陶傑)

Labels: ,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