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November 18, 2011

台灣女子

2011年11月18日

「那些年」是拍不了一個香港版的,因為找不到那樣的女主角。

台灣女孩子是另一個品種──年輕一點的,都記得伊能靜、劉藍溪、沈雁,然後才是吳倩蓮,到今日的林志玲。

台灣女明星沒有那股撈味,即使從小在西門町漫步,上明星咖啡館,後來泡誠品書店。台灣有一所建國女中,女孩子校服穿得整齊,恭恭敬敬,向國旗敬禮。

港女欠了這點點歷史風情。不錯,台灣女孩子來到香港,看到尖沙咀鐘樓、文華酒店、香港會、半島的下午茶,都有點自卑感,覺得還是鍾楚紅和張曼玉有國際視野。殖民地時代,香港的那一層洋味,是從張愛玲傳下來的,台灣卻適逢戒嚴,三民主義和儒家思想把女孩子壓得有點苦,這一層束縛,香港七十年代何幸,不曾經歷過。

但今天再看,在一九九七年之後隨着香港的身份消失,香港人失去了靈魂,「港女」漸漸也不成為一個時代的類型──化妝、服飾、說話腔調一個樣,尤其沈迷飲食消費、喧譁無度,台灣女孩子還是在台北的小盆地,仰視天空青天白日旗悲哀地在風中飄,台灣女孩子在純樸中另有笑容難掩的悲情,逐漸成就了一派風格。

特別跟對岸一比,就更加稀罕。台灣女孩子是在「月亮代表我的心」和「小城故事」的歌聲裏蹦跳出來的一群小白兔,民國女子的另一種變奏,她們還不至於當高官的小三,或富豪的二奶,在大中華的年輕女性之中,她們是一座尚未淪陷的孤島。

「那些年」令人重新鑑賞台灣這個地方,這座島上濃厚的情感──幸好,在民國三十八年,一場大悲劇,上天保住了座孤島。台灣女子至今日還不失一份嬌楚,她們央求人,還說「拜託」,叫人心折的風情。那些年,不就是如此一盞令人心碎的苦杯。

Labels: ,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